全部蘇媽故事

  • View More 1312928.jpg

    成就來自好習慣

    平常我們都不會注意到,生活中,好習慣的養成是在於長年累月的積累,看似不經意的小事,但是卻蘊含了足以改變命運的能量。
    有一個老人家想找一個男孩服侍他的起居,他的條件是,必須是一個誠實又正直的人。
    從眾多應徵人中跳出四個人,老人家準備了四個房間,讓他們一個一個進入,只要在裡面坐一會兒就行。
    第一個進去的男孩子,看見桌上放著一個罩子就好奇的掀開它,沒想到裡面的羽毛被吹得滿屋都是羽毛,男孩子難為情的出來了。
    第二个進去了,被一盤誘人的櫻桃吸引了,禁不住咬了一口,想不到裡面放了辣椒,他也只好低着頭走出來。
    第三個看到抽屜開了一點點,就想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,當她的手放在手把上時,鈴聲響了,就這樣三個人都被淘汰了。
    最後進入的男孩叫哈里,他在裡面坐了二十分鐘,甚麼也沒動,老人家進來,微笑的對哈里說:「孩子,房間裡那麼多新奇的東西,你不好奇?不想動一下嗎?」
    哈里很耿直的回答:「老先生,沒有您的允許,我不會動的。」
    哈里一直服侍老先生,唸書、唸報紙的消息給老先生聽,待老先生如親人,老人去世時留給他一筆很大的遺產。
    這個故事讓我們知道一個道理,好習慣也是一種誠實的表現,它能造就我們的人生,有了好習慣,也可以終生受益
  • View More 1312442.jpg

    孤獨與陪伴

    如果沒有人跟你共享快樂,即便你有天大的喜樂,也不會有喜樂的感覺。
    以前曾和朋友一起去花蓮玩,吃的是超級美食,中餐後在億萬豪宅唱卡拉OK。
    照說應該是很快樂才對,但我却有一股很難忍受的孤獨感,因為我突然發現,在這群人當中唯有我是孤獨老人。
    於是我跑到客廳坐,我一首歌都沒唱。我也發覺當我因心裡焦急難過,無法控制而發脾氣罵人,是由於整天的鬱鬱寡歡、悶悶不樂而來。
    我多希望能與他人有個十分鐘的輕鬆交流,這樣,就可足以勝過一整天的沉思默想。
    我不懂,為什麼在這種熱鬧“歡樂的場合裡,我卻反而感到寂寞,是不是在害怕曲終人散時?
    我經常可以在工作上得到很高的獎賞,可惜並沒有人與我共享。
    在我的感覺上,那是一種欠缺,我也常一個人跑到外面獨自享用美食,但不管這頓美食有多麼好吃,我也總覺得不好吃。
    我多盼望有個朋友坐在我旁邊。
    今天我才體會到,其實孤獨就是心靈上的空虛,精神上的恐懼。
    孤獨是最難受的事情,也有可能因為可怕的孤獨而變得沉悶,甚至死亡。
    對一個老人來說,保持與人交流,溝通才是保護自己精神世界的最好選擇。
    問題是有誰注意到老人的需要,有誰樂意陪伴老人?
  • View More 1312226.jpg

    尊重...先放下身段

    在與人相處時,如果你不忘向身邊人徵求意見:「你覺得呢?」簡單的一句話,可見你是一個低調的人。
    我們來到人間,人格上沒有貴賤之分,徵求別人的意見是一種尊重。「尊重」貴在真誠,虛情假意只會讓人厭惡。尊重的意思就是一種「尊敬」、「重視」的意思。
    有人認為「尊敬等於尊重」,其實那是錯誤的。
    據傳說,劉備三顧茅廬之前,孫權交代張昭,要帶聘書和重金去請諸葛亮,卻被諸葛亮謝絕,因為諸葛亮認為孫權對他只是尊敬,而不是要使用他、重視他,後來諸葛亮因感激劉備在風雪連天中三顧茅廬,才成為他的軍師。
    劉備和諸葛亮,整天談論天下大事,也能同床共眠,情同手足,凡事都要向他請教,才做出決策,讓諸葛亮感受到他是真正受到「尊重」,才有日後協助劉備三分天下之舉。
    一向我們把「尊重」視為一種德性,它可展現一個人的道德,心地是否善良?氣度是否寬廣?可否消除隔閡的尊重?重視友誼,顯示出你的修養,並得到別人的信任。
    想得到別人的愛,你必須先放下身段去愛人,有時你會埋怨別人對你冷淡,但你有沒有想到你是他的一面鏡子,因此當你發覺到別人不愛你時,先問問自己,你有沒有放下身段?
  • View More 1311669.jpg

    不要樹敵

    有個周日,牧師為教友講的題目是「寬宥你的敵人」。
    講了40分鐘後,牧師問:「你們能原諒你的敵人嗎?」
    有一半的人舉手,牧師覺得自己的佈道不夠好,於是又講了15分鐘,這時已近中午,該是享用愛宴的時間。
    牧師再問,「你們會原諒你的敵人嗎?」
    這次只剩後面四個人,牧師走到後面再講了五分鐘,只是一個老人家沒舉手。
    牧師好奇的走過去問她:「這位太太妳跟人有什麼深仇大恨?」
    「我根本沒有敵人。」老太太平靜的回答。
    牧師滿臉不可思議的問:「妳幾歲了?」
    「93歲。」她依然很平靜。
    「那麼你都沒跟人發生口角或衝突?你能傳授你沒有敵人的秘訣嗎?」
    在場的人和牧師都好奇的等回答。
    老太太說:「你有權選擇不寬恕,但結果只有讓傷害你的人更得意,而給自己帶來更多煩惱和不愉快。
    「放下」是寬宥人最有效的良藥。原諒一個卑鄙、無恥的人,你就可以活的輕鬆、活的長久,活的會比那個卑鄙無恥的人愉快、長壽。」
    老太太這一席話,讓原本喧鬧的教會一片寂靜,所有人都被老太太簡單的話震驚了,原來寬恕是這麼簡單,而且對自身兩益這麼多。
  • View More 1759642690980.jpg

    漫談聰明與智慧

    美國一位社會學家曾為「成功是靠聰明還是智慧」做過研究,他預測未來的社會是偏向於智慧型,現在的生存競爭就已這麼激烈,將來的競爭是頭腦的競爭,因此,未來的頭腦將是個人最大的財富。
    現代人的競爭已夠聰明,但不一定有智慧。
    不過有智慧的人,絕對是個聰明又敏捷的人,聰明的人非常在乎得失,而有智慧的人卻凡事敢付出,聰明的人是天生的,属於一種天份,而智慧是經過一再的磨練而得來的。
    因此成功不是靠,而是在「經一事,長一智」的智慧中得來的。
    聰明與智慧,它的定義是不同的,聰明的人喜歡向人展示,而有智慧的人總是穩重的腳踏實地,默默奉獻和付出。
    聰明的人凡事先預測,有智慧的人,凡事順其自然靜觀其變。
    聰明的人遇到問題,就急著去找解決;有智慧的人,他會先找問題的癥結點。
    的確,很多人都自詡很聰明,但是他們往往不知道要把聰明用在什麼地方,也不知道聰明不一定能讓他成功,也沒發覺有智慧的人,一定是個聰明的人。
  • View More 1310922.jpg

    人脈是無形的財富

    剛從學校畢業,沒有專業、沒有目標,不知道要做什麼。
    20到30歲可以靠一點專業和體力;30到40則靠朋友關係賺錢;40到50歲時靠錢賺錢。
    由此可知,「人脈競爭力」在一個人的成就裡,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    在當前十倍速度的知識經濟時代,人脈已成為專業的支持體系,「人脈競爭力」若高人一等,對內可以服眾,對外,則可以獲得客戶的信任。
    美國石油大王約翰 • 洛克菲勒說:「我願意付出比天下得到其他本領更大的代價,來獲取與人相處的本領。」
    換言之,一個人在人際關係上,人脈網路上的優勢是「人脈競爭力」,人脈競爭力強的人,他擁有的人脈資源較別人更廣更深。
    很多在商場上成功的人士,都深深意識到人脈資源,對自己事業成功的重要作用。
    譬如,由於網路、媒體、IT產業的異軍突起,臉書創辦人馬克 • 祖克伯,還有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的率先發富,靠的是什麼?很簡單,就是點擊率,也就是網路上的人脈、人氣。
    在這個重視人際關係的社會中,社會是一張網,我們每個人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結,你和越多的結建立了有效的聯繫,你就越能神通,這張網,就是我們通往成功彼岸的捷徑。
  • View More 1310618.jpg

    寬容

    人生本來就有太多的無奈和遺憾,如果你凡事都要計較得失,人生就會變得無趣。
    不過一句「要寬容別人」的話語,說來也許容易,但當他具體落實到個人身上時,也許就不容易了。原因是我們常常認為原諒是一種軟弱、寬容,是一種對別人的縱容。
    寬容就像「將軍額上可跑馬,宰相肚裡能撐船」,寬容就是比海洋、天空更寬闊的胸懷。
    因為有了藺相如的寬容才使得廉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兩人重歸於好,讓趙國強盛一時,可見得寬容在人生的作業上發揮重要的作用。
    能夠在事業上取得成就的人,一定是那些寬宏大量、豁達大度的人。
    「退一步海闊天空」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寬容,學會寬容,站在雲端,俯視塵世,人不會窮到苦無機會、表達寬容的地步。
    其實,一個懂分寸的人是不會被縱容的,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尺度;而一種真正的寬容,則來自一個人內心強大的力量。
  • View More 1310216.jpg

    生命何等的可貴

    有一位國王個性很慈祥,他總想給死囚一個機會。
    有一天,他又想到一個讓死囚知道生命可貴的機會。
    他這次的機會是,如果能端着一碗水繞著皇宮走一圈而滴水不漏,就可免他一死,並馬上釋放。
    死囚立刻接受到了這個特赦命令。
    好多人知道這個消息就跑來圍觀,有人替死囚擔心、有的起鬨。
    皇宮的路高低不平,同時彎彎曲曲,還有好多台階要上上下下,平常走路都要很小心。
    死囚很用心的端着水,一直盯著路,一步一步很專注的往前走了大半天,終於繞回到出發地點,他成功了,一點水都沒有灑出來。
    觀眾很替他高興、尖叫,沸騰到極點,國王很高興自己有這樣優秀的子民,就過來問他:「你怎麼能不慌亂,且滴水不漏的走回來呢?」
    死囚回答說:「皇上,我不認為我是在端水,因為我端的是,一生僅有一次的生命。」
    從一生下來,我們要面對的就是,我們必須學會競爭的技術,不管你扮演什麼角色,你都能自由地呼吸生命的陽光。
    但你不一定能領悟到的是,生命中具有的自由的寶貴。
  • View More 1309634.jpg

    用對方法

    蜜蜂整天忙忙碌碌,人人都愛它;蚊子整天忙忙碌碌,人人都喊打。
    你是不是也會這麼做?
    有個人在路上,撿到一隻被射死的鹿,他很高興的抬回家,他想鹿皮可賣、肉可吃,好高興喔!
    但因屠刀好久沒用,鈍到割不下鹿皮,他想到樓上有磨刀石,磨完後開始割皮,但很快刀有鈍了,他又跑上樓去磨刀,跑上跑下的跑到一身汗,他覺的很累又很麻煩。
    突然靈機一動想,把鹿抬上去不就得了?何必跑上跑下,在樓上可就近磨刀,豈不是省事得多?
    在遇到困難時,正確的方法比做事更重要,不是嗎?
    在遇到困難能想出辦法,那的確是個好方法。
    在感覺累時,你會不會坐下來思考一下,然後改變方法和方向,這樣也許可以讓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  • View More 1309213.jpg

    失敗是成功的前奏

    有一天與朋友聊天時,有個朋友很驕傲的說,她這輩子沒失敗過。
    我告訴她,妳肯定是個虛弱無力、一事無成的人,有做事才有犯錯的機會,世上誰能無過?
    不相信的話,請去問那些成功者有沒有失敗過?他可能會反問你:「你想聽哪一件?」
    李安參加兩次的聯考都落榜,畢業後失業在家發愁6年,37歲才找到第一份工作;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,第一次出書前曾被出版社退件12次。
    披頭四合唱團的第一張專輯,出版前曾遭15家唱片公司拒絕。
    全球一千多家以上的肯德基連鎖店老闆桑德斯,剛開始也是跑過一千多家餐廳才成功的。
    美國職業大聯盟棒球打擊王泰德威廉斯,十次打擊中,就有7次的失誤;科比布萊恩在20年職籃生涯中,也只拿過五次NBA 總冠軍,這些都在證明職業生涯中有四分之三的時間是在經歷失敗的。
    犯了錯沒關係,失敗了也不用擔心,你現在的工作也許看不到成功,但不用擔心、灰心,只要有認真努力,你不是沒有成長,而是在扎根的工作。
  • View More 1308702.jpg

    學的多不一定懂得多

    我出生在農業時代,瞬間走入工商時代,更迅速的走到現今的科技時代。
    生活在這種時代的我們,就像逆水行舟一樣,要趕快向前進、不斷的向前進,才能吸收新知識來充實自己,才能跟上這創新的世界,只是知識和學問是沒有終點的,你會越發覺永遠學不完。
    今天我想告訴年輕人,你們正處於學習新知識的黃金時期,有學不完的知識,絕不能因任何事故而停止所有的學習,那是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的精神和習慣。
    不要以為自己已學會,比別人好就好,這種自以為是的想法是不對的。
    當你學的越多的時候,會越覺得「學然後知不足」,懂得並不足以夠用,你會更虛心、更想奮發學習。
    6歲時失去母親,我想到我這輩子只能靠學識來學習,因此我幾乎天天手不離書,到了今天已93歲,更深刻體悟到學無止境、學海無涯,「書到用時方恨少」的箇中道理。
    在學習中才發現知識是一環扣一環的,會學的人才會思考。
    在思考中才會發現自己對知識的缺乏,才會想到進一步的去學習、去思考,這是人生的思考過程,這個過程不是一條線段,它應該是一條有起點,卻沒有終點的線段。
  • View More 1307812.jpg

    相信奇蹟就有奇蹟

    美國曾經發生這麼一件事。
    報上刊登著一則廣告:「一輛嶄新轎車,售價一元」,當哈里看到這廣告,便半信半疑的去找賣主。
    出來開門的是一位華貴的少婦,少婦接待哈里到車庫,指著華麗的豪華轎車說:「就是這輛車。」
    哈里說:「妳有沒有搞錯?我可以試試車嗎?」
    「當然可以。」哈里開著車繞了一圈,一切正常。
    哈里還是懷疑的問,要求要驗看車照,少婦也拿給他看了。
    哈里付完錢要離開的時候,百思不解的問說:「太太,妳能告訴我為什麼要以一美元賣掉這部車?」
    少婦嘆了一口氣:「跟你實話実說吧,這是我丈夫的遺物。
    他把所有的遺產都留給我,而這輛車是他生前訂給他情婦的,她是一個三流演員。
    他在遺囑裡把車的拍賣權交給我,要我把所賣款交給他的情人,於是我決定以一美元賣掉它。」
    哈里很高興的開著車回家,剛好他的好友來找他,問他哪兒來的錢買新車?
    哈里眉飛色舞的將過程講給湯姆聽,只講到一半,湯姆懊悔的捶胸頓足,「唉!上禮拜我也看到這則廣告,但我一點都不相信。」
    我這輩子遇到很多事,我相信世界上什麼事都會發生,我也勇敢的去試探。
    我想,連奇蹟都不敢相信的人,怎麼會懂得創造奇蹟呢?